ID482849368

东方人a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教育味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随园之行有感
        今年暑假,有幸在随园小住。来时便暗暗思忖:此番良机,切不可宝山空回!每日起居倒也寻常,三五日过后,倒是慢慢嚼出些味道来。
        一.居随园
        1.随园的建筑之心
      随境取景,顺其自然。
        故主袁枚,自号随园老人,以“三百金”购得。随其高,为置江楼;随其下,为置溪亭;随其夹涧,为之桥;随其湍流,为之舟;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,为缀峰岫;随其蓊郁而旷也,为设宧窔。或扶而起之,或挤而止之,皆随其丰杀繁瘠,就势取景”,先后恢复和新建了金石藏、环香处、小眠斋、峻山红雪、香雪海、群玉山头、绿晓阁、柳谷、牡丹岩、菡萏池、双湖、渡雀桥、澄碧泉等20余处迷人景致,还将“隋园”更名为“随园”,“同其音,易其义”,寓意“顺其自然、随遇而安”。
        随园法自然而建,立于三百年风云变幻之后的随园铭石之前,遥想古人居其中的意趣满满,可登楼远眺,可溪水濯足;可信步拂柳,亦可品茶读经。虽然不可说纳万象于其中,仍可见建造之人的匠心所在!也正因如此,那时的随园声名远扬,慕名造访者芸芸,争先恐后前去欣赏随园的景致。因为参观者众多,以至于随园的门槛都被踩坏了,每年都要更换一两次。袁枚的孙子袁祖志在《随园琐记》中记载:“典试提学以及将军、都统、督、抚、司、道,或初莅任所,或道出白门,必来游玩,地方官即假园中设筵款待。游园之人,以春秋日为多,若逢乡试之年,则秋日来游之人,更不可胜计算。缘应试士子总有一、二万人,而送考者、贸易者,又有数万人,合而计之,数在十万人左右。既来白下,必到随园,故每年园门之槛,必更易一、二次。”随园随园与教育融为一体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不计身份地位的接纳和机缘巧合,1902年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在此创办了三江师范学堂。随园,成了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,也成就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前世今生。
        2.随园的足迹
        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,踏进随园,便是跟从前辈教育家的脚踪,怀敬虔之心,求解惑之意。赫然其上的教育大家不出意料:
陶行知、陈鹤琴……
        记忆中,上世纪初,蔡元培主政教育,选派多位学者赴美国师从杜威(庚款留学),学成归国后陶行知拓展了普通教育(普及教育 基础教育);陈鹤琴开辟了幼儿教育(学前教育);晏阳初开拓了平民教育(成人教育 职业教育);蒋梦麟、胡适拓展了高等教育(大学教育)。于是中国教育才有了后来完整的体系结构吧。
        “活的教育”无需争议陶行知还是陈鹤琴,都是杜威的弟子,要讲真正的“活”,皆不及老师的“做中学”!
        极其仰慕陶行知先生“人生为一大事来,应当做一大事去”!1917年,陶行知从美国回国时就说,他要招募100万个志愿者,筹募100万元,到100万个乡村里面,去办100万所学校。陶先生他搞普及教育,是来者不拒,不来者送上门去。不要学费,不要书费。没有书,送给你;没有本子,送给你。办学经费从哪里来?靠社会募捐。据说他还曾经到杜月笙家去收过捐款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他的治学精神让世人感动。”
        陶行知说:生活即教育,社会即学校,教学做合一。
        杜威说:教育即生活,学校即社会,从做中学。
       杜威是心理学家、教育家…首先是哲学家,被称为实用主义集大成学者,他的一个主要观点是:视教育为改良社会的基本方法,教育是通过培养人(才)来服务和改进社会,推动社会良性发展。
        陶行知的理论是杜威的人本位理论的中国化。如果美国人看陶行知,应该比中国人看杜威(所谓儿童中心论)更加不能理解。原因无非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使然。
        美国的社会文化一直是人本位的。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,人是社会服务和发展的目的。在这样一个始终把人的个性自由和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环境中,理所当然的教育、学校就成了人的正常生活那样简单。往往就是这样民主、多元、开放的环境,更能有利于人的发展…
        中国中国的社会文化一直是社会本位的。社会是至高无上的,人是社会的奴隶。在这样一个往往以国家的名义,始终把社会规范约束人生,即所谓“人的社会化”放在第一位甚至是唯一的环境中,理所当然的教育、学校就成了使人适应现实社会、生活之工具,教育目的往往是培养“类”而非“人”,教育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了复制现实社会…
         应该说陶行知的“教学做合一”是适应、发展了中国传统教育,陶行知是中国现代真正意义上的伟大教育家。 “爱满天下”、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”正是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所在。
       提及随园、三江师范学堂,南京师范大学,就不得不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;说到女子有同样的求学权利,不由得就会让人这个名字:
罗家伦!
         罗家伦的故事在当年可谓家喻户晓。那一年,北大招生考试阅卷完毕,胡适在招生委员会上说:“我看了一篇作文,给了满分,希望能录取这名有文学天才的考生。”校长蔡元培和其他委员都同意了。最后翻阅这名考生的成绩,发现数学是零分,其他各科的成绩都很一般。但蔡、胡等人都无反悔之意。这名被破格录取的学生就是“五四”运动的领袖,奠定清华大学办学体制,首提“五·四”概念的罗家伦。
         这位身为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开创了在大学招收女生的先河。他操办此事虽然有点“独断专行”,只在学校拟定的招生简章上直接加上“男女兼收”四个字,一开学就招了十五位女生。
         同是清华大学招收学生,有一次校长罗家伦提出,有一个学生国文和英语很好,但数学只考25分,他提请录取,在他坚持下,该学生被破格录取,这名学生即是钱钟书!这两位年龄相差一轮的校长和学生,后来常切磋诗词,引为知音,成为诗坛的佳话。
         谁说女子不如男!
         吴贻芳,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,第二位大学女校长。 1928年受聘于母校金陵女子大学,先后主校23年。1945年,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,成为在《联合国宪章》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。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“智慧女神”奖。1946年2月,吴贻芳经过重庆,宋美龄女士建议她出任教育部长,被吴贻芳拒绝;1949年初,张治中推荐吴贻芳做教育部长,被吴贻芳拒绝。
         音乐、美术、书法、戏剧,随园走出的艺术大家不胜枚举:
         李叔同,张大千、徐悲鸿、吴作人、傅抱石……
        现在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大厅,悬挂有一幅以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中的词句“江山如此多娇”为题的巨幅国画,它高7米,宽10米,是1959年人民大会堂落成时,由国画大师傅抱石和关山月二位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。
         大师、大家、随园似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,是随园的建筑,还是随园的历史,亦或是随园的风景?
        二.品随园
        1.“东方最美丽的校园”!
         随园,随山而建、随境取景、随其自然…美在“随”而不刻意;处文化之集聚场所却少见“文字”的此地无声胜有声、厚重典雅的坚守…美在“随”而不露;随园里走出许许多多前辈大师、大家们的足迹光彩厚重!“随”,厚积而薄发! 随园因“随”而美,教育之美理应是“随”,《周易》:云从龙、风从虎、水就湿、火就燥…教育之美在“随”人!
        2.思教育之本
        想起曾在本市一所农村小学见到两个醒目大字“生长”。乍见“生长”二字。为之一震,似乎真正见到了本地基础教育的“应然”之所。“生长”二字连到了卢梭的自然人、大自然、自然生长的《爱弥儿》;“生长”二字写出了杜威的教育即生长、教育即生活、教育即经验改造的“儿童中心论”… “生长”可谓是说不尽的教育真、道不完的真教育!
        转念又想,“生长”绝不是我们基础教育之本,因“生长”过分的强调主体在发展中单边作用,甚至有排斥“教”之意,于当下基础教育现状遥不可及。于是又想到“成长”,感觉“成长”才是我们当下基础教育之本。“成长”是“滋天性、润童心”,成即滋、润,长即顺应天性、童心…“自然是儿童的天性、自由是儿童的本性,扼杀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杀人成长的活力和动力”。
        成长是生命永恒的主题!
        3.再思教学之本
        教学教学是学校工作之根本,“特色”是“根本”长出的枝叶。经常闻见“以学定教”、“学生立场”、“儿童主体”、“学是教的目的”…教学之本是学习。学习之本又是什么?自学、讨论(互学)、展评(展学)…“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,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”;“人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,人的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、自我调适、自主建构的过程”;“自助、互助、师助,自助是根本、目的”(仲广群《助学法》)…自学是学习之本。其它学习方式应是对自学的补充或拓展,自学与其它学习方式之间的本末关系不可倒置,否则会致教育受伤,学生受害。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! 
        4.教育是爱的艺术!
        没有爱就没有真实的教育,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。教育应是一种以爱换爱的活动,教育之爱是充分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、充分尊重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。尊重、理解、责任…为教师爱的基础!众所周知陶行知的“爱满天下”《四糖故事》;苏霍姆林斯基《问题学生的转化》等等,道尽了爱的力量之巨!
        也许应将教育比作农业,对象都是鲜活生命体。将教育比作工业,是成功学,是将学生当作产品、物品,是造动静;将教育比作商业,是造声势,做每件事都要举标牌、贴海报,是将学生当商品…就是不将学生真正当人!
        竹子前4年时间,仅仅生长3厘米,第五年出土后,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,仅仅用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。其实,在前面的四年,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,做人做事亦是如此,厚积薄发! 
        农民养猪,最终长肥后肯定以秤斤重出售,但在苗猪生长阶段,农民绝不会采用秤一秤办法来了解长多少,俗话讲:秤一次3天不长!
        别在春天里摇晃苹果树!
        公元前约450年庄子讲过一个寓言: “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善。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窍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 日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庄子所说的倏、忽,就是迅速灵敏,混沌有不可分析的意思,分别代表三个皇帝,而混沌竟在中央。这里所说的混沌居于中央,是说明生命的核心部分是不可拆解的。如果勉强去拆解它,“日凿一窍”,这个“中央之帝”--生命的统帅就会死亡。
         违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、教育规律的拔苗助长式教育方式,结果必然是对人的成长造成伤害。
        人的生命核心部分不可拆解!
        三.出随园
        1.冰火两重天
        “恨别鸟惊心、城春草木深…”。一经数日,随园味的滋润,内心充满凉爽、惬意。离开随园,“火炉”气息扑面而来,酷暑难耐!
        社会社会功利,人心浮躁。将教育窄化成升学,将教学窄化成考试,将质量窄化成分数,将幸福窄化成物,将工作窄化成钱。杀鸡取卵,无人性的教育,无可救药!
        几乎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有绕不开的“咒语”:分分分,学生的命根;考考考,领导(教师)的法宝。加之教育管理机构的观念、职能的粗浅简单,考试自然而然就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教育教学的最主要利器,甚至是唯一的办法。考的“观念”、“办法”不断推陈出新,不断“升级”。“以考促教,以考促学”想法的推动,考试的内容、频率不断增多或加大,科目不断增加,从语数外主科扩展到常识课,扩展到技能科音体美,从书内扩展到书外…一考定终身,将考试妖魔化!基础教育的分数意识被空前强化。学校、教师、学生的日常任务、目标高度明确统一:提高成绩(分数)。教育领域,分数就如同一块磐石时时刻刻压在每一个学生、教师、家长、学校的心头。学生最弱小,处最底层,所有的一切,最终也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以实现,毫无疑问,受伤害最严重的肯定是学生。
        “不管黑猫还是白猫,逮到老鼠就是好猫”,为了分数,学校、教师(家长)可以无所不用其极,一个字“訄”,两个字“死訄”,三个字“照死訄”。訄,要訄内容,书本到书外,简单到繁难,只要有可能考的,题海无涯,见多识广,多多益善;也要訄时间,课内向课外,校内向校外,白天到黑夜,悬梁刺股,凿壁偷光;还要訄方法,兴趣最大限度引导到知识学习上,学海无涯苦作舟,只要学不死,就往死里学;最关键要訄人,调动整合一切相关人员的力量,学生、家长、老师、辅教…人海战役,象传销一样训道引导,一决胜负,一考终身。一切的一切,所呈现的理由均非常华丽,干事业、抓工作、全是为孩子好、对党\人民高度负责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…成长就是竞争,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一句话,全是为你好!
         爱因斯坦说:“每个人都身怀天赋,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,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。”
        2.畸形的“教学为考试服务”如猴子下山,又如拔苗助长。教育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立的、鲜活的生命体,教育的最终价值应该是提升、发展每个孩子的素质,让每一个学生感到生命的幸福并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。现实教育存在着以分数为目的、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,以压抑人性灭私欲为归旨的德育。“分分分,学生的命根。”不仅其教育活动本身不可能幸福,而且其目的也使学生日渐远离幸福。“考试”这一被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,在当前的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异化——“中国学校对孩子考试,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淘汰之,是考什么学什么,是教育为考试服务。美国学校对孩子进行考试,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改善之,是学什么考什么,考试为教育服务。”孰优孰劣,不言自喻。据报载,有不少年年得奖学金的“优秀学生”是这么一个“怪物”:与他人交流甚少,讲话便脸发红、嘴哆嗦、腿打颤。对社会毫无接触,二十出头,一见女孩就“浑身不自在”。这种所谓“功利”的,把考试、升学作为唯一评价手段的教育,必将最终以牺牲学生身体、精神及素质全面培养为代价。
       教育被窄化、校园被固化、知识被阉割,学校教育教学的活力逐渐丧失。是产业、是市场、是营销(传销)…教育的生态惨遭破坏!
        以上行文顺序,感到有点绝望;若二、三颠倒,似乎尚存希望。

评论(1)
热度(27)

ID482849368

© ID482849368 | Powered by LOFTER